防溫差護好心,天冷運動這樣做

日期2022/12/19
點閱數4298

撰文:南山人壽健康照護企劃部編輯群


秋冬低溫與早晚溫差,容易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特別是長輩及慢性病病人,千萬別輕忽季節交替對心臟血管疾病的威脅。若擔心增加心臟及血管負荷,一定要加強保暖,運動前充足的暖身,更是基本的保護行為。

心臟病的高風險因素,除了家族遺傳及性別(男性比女性較易患病)外,與「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症(高膽固醇)及糖尿病(高血糖)經常也脫離不了關係。因為「三高」可能引起血管硬化,影響心臟血管、腦血管及周邊血管,從而導致心臟病或中風。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10年國人10大死因中,心臟病排名第2,腦血管疾病排名第4。若再加上第五名糖尿病及第六名高血壓的死亡人數,一年中有超過5.3萬國人因心臟及心血管相關疾病而身亡!*

在台灣,高血壓是老年人最常見的慢性病 。國民健康署過往調查,65歲以上的國民有接近六成有高血壓!而且高血壓又稱為老人的隱形殺手,會造成腦中風、心臟病、腎臟病等疾病,進而影響生活品質和壽命。*

改善三高,不忘運動

三高沒顧好,心臟極容易跟著出問題!而三高的形成,與不良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除了正常作息、飲食,並聽從醫囑按時服藥外,務必要運動!運動讓心臟變得更強壯,增強心肺及血管功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環狀態,更有助控制血壓,進而降低血壓,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

三高群族千萬不要怕心跳會升高而不敢運動,對慢性病患來說,運動重要性更高,不過要格外注意安全。基本原則是「少量多次」,例如最常見的標準是每次30分鐘、一週5次(或累計150分鐘)的適度中強度運動,要達到流汗、微喘、說話感到稍微吃力、無法唱歌的程度,就能夠大大的提升身體機能。運動時可以配戴智慧型手錶,更有效的監測自己的理想運動心跳率。過程中,如果出現胸悶、胸痛、頭昏症狀,務必馬上暫停動作並休息。

以下提供三高族群的5大運動重點:

  1. 務必結伴:三高族群在運動時最好有人陪同,以免發生意外。同伴一起動起來,可以讓運動更有趣,有助培養長期運動習慣。 
  2. 避免清晨運動:心臟病或中風在清晨發作的機率特別高,因為氣溫較低,血管會收縮以保存身體熱量。年長者和三高等慢性病患,在天冷的時候,最好避免一起床就外出運動,最好等太陽出來、溫度較高時,或改成下午、傍晚時段,身體較為暖和時再進行鍛鍊。
  3. 運動前須做好熱身5至10分鐘:熱身不只是靜態拉筋、下腰,動態暖身可以讓身體更快熱起來,例如:雙手畫圓、左右轉體、叉腰側抬腿、原地開合跳等。
  4. 循序漸進且視個人狀況以漸進方式來增加運動量:三高群族建議從事「中強度的有氧運動」,如:騎單車、室內飛輪、跳有氧舞蹈、游泳、健走。三高患者若有肥胖狀況,盡量不要從事太高強度、對膝關節容易造成壓力的運動,如跑步、拳擊、跳繩等項目較不合適,若要進行則需降低強度。
  5. 運動完,不要喝冰飲、高咖啡因飲品及酒精,避免運動後血壓居高不下、可補充蛋白質及好的碳水化合物,幫助身體修補能量。

「多動」有助控制體重、血壓、血脂及血糖,日常的活動、勞動不可少,中強度的運動更有幫助。做好保暖,開始動起來吧!


*資料出處:110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網站

※本文章著作權為南山人壽所有,非經南山人壽同意不得任意使用或轉載。


為您推薦相關文章

為您推薦相關服務

尋保障
相關保險商品推薦
問客服
洽詢電話客服中心 0800-02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