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人生活型態、飲食習慣以及壓力的改變,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年齡已有年輕化的趨勢!心血管疾病通常來得迅速,一旦發生容易危及生命。因此,體況出現任何大小徵兆時都別輕忽,應該要積極就醫。 心血管疾病常見徵兆、治療心血管疾病常見的治療方式以及整體需要多少費用?聽聽專家怎麼說。
糖尿病一直位列台灣的十大死因之一。根據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約有11.1%,約有218萬人罹患糖尿病,比例高於日韓。糖尿病連帶的隱憂包含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等。
在現代醫療中,基因檢測常見的應用可分為疾病風險評估、產前遺傳檢測及精準醫療。透過基因檢測,不僅能及早發現健康上的風險並進行預防,也有助於醫生為病人量身打造適合的醫療計劃,以提升治療效果。
台灣人普遍喜愛甜食和手搖飲,這些飲食習慣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特別是手搖飲,如珍珠奶茶裡面的高糖、高熱量的特性對於體重管理和健康風險都有潛在威脅。
根據南山人壽生活習慣調查報告發現台灣每五人中有一人缺乏固定的運動習慣,並且超過五成的國人每週運動時間不到一小時。運動量不足可能導致肌少症,進一步引發基礎代謝率下降、身體循環變慢,增加罹患慢性病的風險,並且會使關節承受更多壓力,導致關節磨損和疼痛,進一步降低運動意願,形成惡性循環。
秋冬季節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較高。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心血管疾病每年奪走約1,800萬人的生命。在台灣衛生福利部111年的統計結果指出,心臟疾病每年造成2.3萬人死亡,平均每22分鐘就有一個家庭失去親人。然而與癌症不同,心血管疾病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較容易被忽視,民眾更不應輕視這一重大健康威脅。
秋冬為心血管疾病的高峰期,當氣溫驟降時會刺激血管收縮,導致血壓突然升高,若是三高病患(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更會因此增加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的機會。
入秋了,大家可能注意到路上咳嗽的人變多了,尤其乍暖還寒的時候,常常莫名喉嚨就開始「卡卡的」。耳鼻喉科醫師帶大家了解秋天容易咳嗽的原因、痰的顏色代表哪些健康警訊,以及當天氣忽冷忽熱時,該如何保護我們的喉嚨。
根據食藥署食品安全週報,「痛風」是一種體內「普林代謝異常」的疾病,導致尿酸濃度升高。當體內產生太多的尿酸,或是身體不能有效將尿酸排出體外時,多餘的尿酸就會結晶沉積在關節造成急性發炎反應,導致病患劇烈疼痛或行走不易。
饕客們期待的秋天即將到來,每年九月開始至十二月是螃蟹盛產的季節,蟹肉鮮美、蟹膏濃郁,中秋佳節正適合大快朵頤。 你知道蟹腳肉其實是優質蛋白嗎?有哪些部位要少吃?什麼食物不要搭配一起?跟著張家榕營養師一起了解及健康享用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