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最佳個人化且即時的服務、提升及推廣本公司產品及服務等目的,本網站透過使用Cookies或其他數位代碼方式記錄、存取及分析您的瀏覽使用資訊。當您繼續瀏覽(使用)本網站或關閉本視窗,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技術支援。關於Cookies使用、停用及更多資訊請參閱隱私權保護聲明。
隨著醫療科技的快速發展,許多新興技術為患者提供了更多選擇,但因成本高昂或技術尚未成熟,大多未全面納入健保,患者通常需要自行支付檢測和治療費用,若缺乏相應的保障規劃,容易面臨治療康復與經濟負擔並存的困境,快來一起檢查看看你的健康保障是否與時並進吧。
現代醫學不斷進步,部分的癌症雖已不是「絕症」,早期發現可以有良好的存活率,但仍屬於難以完全治療、有可能復發的「難症」。
台灣健保支出屢破新高,國發會於今年6月召開的會議中指出,明年的健保醫療給付總額預計約落在7935~8180億元,無疑是納稅人沉重的負擔,若是能減少不必要的支出,也就更能讓最需要健保資源的人不受排擠,節流的重要性不言可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