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高血壓該怎麼吃?」「營養師,哪些食物有助於血壓的控制?」這些都是高血壓患者最常詢問的問題。通常大家都覺得高血壓是阿公、阿嬤才會有的「老人症頭」,不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高血壓是全球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影響全世界十億人口;而且台灣的統計也指出,十八歲以上的民眾大約每四人當中就有一人罹患高血壓,其中,十八∼三十九歲的青壯年人,約每二十一人中就有一人罹患。由此可見,高血壓已經不是過去大家所認知的老人病,各年齡層的人都應該要小心高血壓悄悄找上門。
洋蔥又被稱為「蔬菜皇后」,除了辛香刺激的味道,以及爽脆的口感,其富含的營養所帶來的健康效果更是驚人,可望幫助改善三高問題,也就是具有穩血壓、降血脂、緩血糖等效果。 而洋蔥除了製成各式料理以外,日本一名醫學博士更建議和醋一起製成「醋洋蔥」,醋能讓洋蔥中的健康成分增加,健康效果更加分。
日本盛傳吃便利商店販售的御飯糰會感到非常愛睏,甚至引發交通事故,讓網友人人自危、不敢再吃,究竟御飯糰吃了會昏昏欲睡,是謠言還是真有其事?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日本家喻戶曉的醫學博士石原結實,近期出了一本書專門介紹天然蔬菜的健康效果,其中特別針對洋蔥的健康功效多加著墨,佔據了不小的篇幅,也讓洋蔥的健康功效更加受到關注。
起床、下午2-4點這兩個時段大概是絕大多數人曾經頭腦昏沉的時刻,不一定是睡不飽,有時是身體缺水的徵兆!身體無意識流失水分,加上夏天到,待在冷氣房也會流失水分,這時多補充水分,緩解疲勞的效果絕對超出想像!
你吃過納豆嗎?日本去年新冠肺炎盛行時,盛產納豆的茨城縣因為確診人數極少,因而在日本有網路謠言指出吃納豆有益於防疫,讓納豆一度賣到缺貨。而這樣的謠言雖未必可靠,但也能從側面看出,許多人都將納豆視為一種健康好食材。
台灣今年夏天炎熱異常,7月底時台北觀測站甚至出現設站以來最高溫攝氏39.7度,且隨著全球暖化的持續,國家災防中心氣候變遷組長陳永明甚至在受訪時指出,根據預測,台北市在數十年後的未來,可能每年有100天的氣溫超過36度!
國內目前朝著解封繼續邁進,我們仍沒有掉以輕心的本錢。各種抗疫方法因應而生,其中,透過維持營養來提高免疫力,受到許多人重視,相信也有人曾聽說過維生素D可能有助於降低新冠病毒重症化風險,這是為什麼呢?
衛福部國健署提供之資料指出,國人因為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因素,以及用藥習慣不佳等因素,洗腎人口始終居高不下,讓腎病成為一大隱憂,不但直接造成健保龐大支出,更重要的是讓國民健康大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