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是父親的月份,比起送禮、吃大餐慶祝,不妨更關心爸爸的健康,因為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台灣男性的三高問題越來越年輕化了! 根據衛福部資料,40-64歲台灣男性,高血脂盛行率達37.82%將近4成之多、高血壓盛行率34.11%超過3成,65歲之後更高達65.32%,比例之高,不可小覷!
暈眩、耳鳴是每個人幾乎都會遇到的症狀,往往不容易找出病因,即使暫時沒什麼大礙,但就像心理面有一根刺,讓人隱隱的不安..
夏天溫度較高,運動時更容易流汗,對提升身體代謝、提高免疫力有非常大的幫助!長時間待在冷氣房,讓你頭昏腦脹嗎?趕快動起來,為身體補充滿滿的健康能量吧! 夏天運動的好處是,可以縮短熱身長度,10分鐘左右就能讓肌肉群和關節進入運動狀態,短時間就有高效率。另外,高溫會讓流汗量變多,加上運動時體溫升高,運動20分鐘就很有感!
你知道嗎?台灣每10年平均氣溫就上升0.29度,是全球平均升溫幅度的四倍!天氣越熱、冷氣吹越久,長時間待在冷氣房,當心「冷氣病」找上門!
台灣本土疫情仍未停歇,雖然比起高峰期,每日的確診數有所減少,但患者總數仍在持續增加,染疫的人也越來越多,新冠病毒後遺症,也就是「長新冠」的症狀成了每位痊癒者,甚至尚未染疫者都要多加留意的問題。 雖然面對新冠後遺症問題,目前全世界都還欠缺大型、長期的研究,因此有效的治療方式仍不能確定,讓許多人難以放下心中的擔憂。
許多人、甚至包括醫護人員,往往都會認為年齡老化等同於衰弱,人老了以後走路變慢、體力變差、胃口不好,這是自然現象。但其實退化速度變快,不全然都是因為自然老化,也有可能是「衰弱症」來了。 衰弱症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很多長者平常沒什麼事,但一生病就很嚴重,好像身體裡的能量跟抵抗力瞬間消失,健康恢復得很慢,容易對藥物產生副作用,而後持續發生各種疾病,甚至導致失能。
糖尿病最可怕的莫過後續可能產生的眼部疾病、腎臟病、神經病變等諸多併發症,若不能獲得良好的控制,最終可能得面臨洗腎、截肢、失明的命運,為了避免不幸的未來,及早預防才是上策。 而針對糖尿病的預防,美國加州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運動防糖尿病不一定要讓自己累到不行,每天只要走數千步就可能降低罹病機率,比起過去研究推薦的10,000步輕鬆不少,對高齡者來說可謂一大福音。
在高齡者常會遇到的長照問題中,「如何預防肌少症」往往是重要的課題之一。 所謂的肌少症(Sarcopenia),泛指全身的肌肉量不足,進而慢慢導致身體功能與機能喪失的症候群,嚴重者更會增加跌到失能與死亡的風險,是長者不可忽視的問題!
即使全球疫苗接種進度持續推進,但新冠病毒疫情仍不知何時能夠止息,這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身的生活習慣,例如通勤時就會希望盡可能避免搭乘公車、電車等大眾運輸工具,盡可能減少群聚風險。也因此,有不少人開始採取自行開車,甚至是步行或騎腳踏車的方式來通勤。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資料,截至6月25日全台已累計14465例確診病例、610例死亡。而就數據來看,死亡案例多數具有慢性病史,高血壓患者比例更是驚人,可見高血壓與新冠肺炎重症化密切相關。然而,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從2016~201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來看,「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高達25.82%,推估約有508萬人罹患高血壓,且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 由此可見,高血壓患者的照護,將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時期,守護國人健康的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