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大腦神經數量,隨著人年紀增長,大約超過40歲之後,腦神經細胞開始隨之遞減,此將會影響大腦的相關認知能力,對於整個人的記憶力等產生影響,也常稱此情況是否有失智的跡象。 本篇針對預防失智就從現在開始,不能只單靠運動,需在運動中加入認知訓練,幫助大腦一起運動,活化腦細胞,進而有效防止失智。
據衛生福利部調查統計,台灣目前的失智人口已超過30萬人,隨著逐漸步入高齡化社會,認識失智症、瞭解如何預防與照護,都成為當務之急的課題。 具神經內科、失智照顧、高齡醫學等專業的陳乃菁醫師,分享了如何從生活細節觀察家中長輩是否有失智,以及如何透過改善生活習慣活化腦年齡。
元宵節有賞花燈、猜燈謎的傳統,以下15題燈謎,包括猜物品、藝人、字、台灣地名和成語,趕快和家中親友分享,一起腦力激盪,提升認知思考。
我們的腦部負責掌管全身,可說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但是腦部功能可能會逐漸退化。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張凱茗醫師指出,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因素可能加快腦部退化的速度,像是大家常聽到過度勞累或高壓的生活,可能會影響腦部功能,甚至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雖然我們沒辦法用意識去管控自律神經,但自律神經一樣是透過大腦來調節。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非常複雜,包括沒有辦法專心,身體出現疼痛、麻等症狀。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多年前已表示:「憂鬱症已是全球第2大疾病,僅次於癌症。」近年來受到疫情影響,許多人的不快樂因子也因而增加,WHO於2022年3月發佈的科學簡報指出,在COVID-19大流行的第一年,焦慮和憂鬱的患病率大幅增加了25%之多!
你有吃青菜嗎?哪怕平常很少關注健康養生話題,每個人或多或少也都聽過多吃菜對健康有幫助,除了豐富的膳食纖維能整腸解便緩血糖以外,蔬菜富含的各種維生素、礦物質也是人體健康所必需的營養,是不可多得的健康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