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分類
好萊塢巨星驚傳罹患失語症,一起了解失語症症狀、成因以及如何預防!

好萊塢動作巨星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近期傳出罹患失語症(aphasia)息影專心休養,讓全球影迷都相當不捨,紛紛祝福他早日康復,也喚起眾人對失語症的關注。

日期2022/06/22
點閱數3810
口腔乾燥對策

什麼是口腔乾燥? 由於唾液減少、口腔黏膜水分過度蒸發,導致口腔內過度乾燥的狀態稱為口腔乾燥,是口腔疾病的一種,也被稱為Dry Mouth.。

日期2022/06/22
點閱數2602
開刀後傷口該如何照護及復健?

現今醫學進步,用開刀的方式來治療疾病已經是大家熟悉的方式。同樣的,大家也要有手術後傷口照護的基本常識,照顧起來將輕鬆許多。以下為資深護理師黃女士特別分享的注意事項。

日期2022/06/22
點閱數7232
骨質疏鬆測一測,自己是否為高風險族群?

骨質疏鬆症在臨床上沒有明顯的症狀,堪稱是沉默的殺手,許多高齡者往往要到了嚴重的骨折問題出現,住院檢查後才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問題,但傷害已經造成,不少高齡者因此臥床不起、無法活動,不但需要他人照護,更可能因為無法活動而讓身體陷入健康的惡性循環之中。

日期2022/06/21
點閱數2547
壺腹癌與胰臟癌相同嗎?一起來分辨壺腹癌、胰臟癌和膽管癌的差異

近日前駐泰代表不幸因壺腹癌病逝於台大醫院,讓「壺腹癌」這個較少聽聞的名字初次進入眾人耳目。事實上,壺腹癌的確相當少見,但其危險性其實並不輸給「癌中之王」胰臟癌多少,是必須多加留意的癌症類型。

日期2022/06/21
點閱數6074
「癌中之王」胰臟癌,如何預防報你知

胰臟癌在台灣盛行率約10萬分之9,雖然和腸癌相比盛行率不算非常高,但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2016年約有2,202名胰臟癌患者,同年死亡人數卻高達1,996人,死亡率高達約9成,是死亡風險非常高的癌症類型。

日期2022/06/21
點閱數2627
史丹佛大學教授推薦四大好眠辦法,從此不怕夜晚來臨

近年研究發現,一天若沒睡滿7~8小時,可能會有較高的罹癌、死亡風險,可以說如何睡得好,是每個現代人都必須重視的課題。但實際上仍有不少人受失眠所困,除了不易入睡以外,淺眠、過早醒來等問題都相當常見,不良的睡眠品質除了可能提高罹病及死亡風險外,也可能因為通勤時的精神不濟,造成更直接的意外傷害,不可不慎。

日期2022/06/16
點閱數2659
你是那「十分之一」嗎?這些食物,助你控糖達標

甫逝世的前總統李登輝生前被醫師讚為「最聽話的病人」,與糖尿病相處逾30年的他,曾不藏私地公開穩定控糖的方法:天天量血糖、遵從醫囑用藥、規律運動及控制飲食。

日期2022/06/16
點閱數3274
自選蔬果綠拿鐵,整腸解便又助腎臟健康

衛福部國健署提供之資料指出,國人因為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因素,以及用藥習慣不佳等因素,洗腎人口始終居高不下,讓腎病成為一大隱憂,不但直接造成健保龐大支出,更重要的是讓國民健康大受影響。

日期2022/06/16
點閱數2105
失眠要人命!精神科醫師1招防失眠、增進睡眠品質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提供之資訊指出,國人每年要吃掉3億多顆安眠藥,平均每人一天要吞14顆,已然成為國人健康上的一大隱憂。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曾進行過流行病學調查分析,發現長期失眠6年以上,可能會增加死亡風險58%,還可能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癌症等疾病有關,對健康影響甚鉅。

日期2022/06/15
點閱數3218
久坐又長時間低頭!?當心年輕就中風

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不同領域名人中風驟逝的新聞躍上版面,近幾年,更不乏青壯年中風的案例。在各界感嘆痛失英才之餘,卻沒注意到,中風年輕化的陰影早已籠罩你我身邊。   

日期2022/06/15
點閱數3186
「鮪魚肚」恐提高中風機率,減少內臟脂肪這樣做

脂肪堆積會造成肥胖,而其中又以內臟脂肪的堆積更為危險,可能會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甚至有引發動脈硬化、中風、心肌梗塞的可能性,如果您的肥胖屬於腹部凸出的「蘋果型」身材,可能有內臟脂肪過多的問題,一定要特別注意,尤其隨著年紀增加代謝下降,又會讓健康風險大增,建議立刻積極改善生活習慣來改善健康。

日期2022/06/15
點閱數2816
1 ...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