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多年前已表示:「憂鬱症已是全球第2大疾病,僅次於癌症。」近年來受到疫情影響,許多人的不快樂因子也因而增加,WHO於2022年3月發佈的科學簡報指出,在COVID-19大流行的第一年,焦慮和憂鬱的患病率大幅增加了25%之多!
分類
分類
20多歲上班族左半身疼痛健檢找不出原因,病症源自「心情」,5招助改善
許多出現在身體各處的症狀、疾病,其背後形成的原因相當重要。身體出現各種症狀,其實並不一定是身體本身出了問題,也有可能是受到心理因素影響所致。
日期2022/09/19
點閱數3245
遠離腸躁症:趨吉避凶各四招,整腸、防便祕、降低腸癌風險
台灣的大腸激躁症(也稱為腸躁症)發生率大約在10~20%之間,患者容易因為不定時的腹瀉問題被迫常跑廁所。
日期2022/08/30
點閱數2583
憂鬱症患者15%輕生亡,補充4大類營養遠離憂鬱
憂鬱症對生命的危害經常被輕忽,不了解的這疾病的人,容易誤解憂鬱症患者為「不知足」;此外,患者是否能夠有病識感也是一個大問題,經常要等到憾事釀成,才讓身邊的人後悔莫及。
日期2022/08/30
點閱數4445
六類飲品放鬆身心,自律神經不緊繃
研究發現自律神經失調不單是憂鬱、焦慮症等疾病的指標,更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會讓冠心病、心衰竭及猝死的可能性提高。從臨床比例推估,國人恐六至七成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自律神經失調在現在高壓的社會中,彷彿成為文明病,其中,女性風險高出男性1.5至2倍,尤其集中在20至40歲的年輕女性。
日期2022/06/16
點閱數9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