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分類
失智徵兆
鼾聲背後的警訊!小心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傷害你的大腦

睡覺時打呼聲震耳欲聾,甚至會突然停止呼吸、猛然吸氣?小心,這很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它不只影響睡眠品質,還可能悄悄影響大腦健康,提高失智風險。這些容易忽略的徵兆,你注意到了嗎?

日期2025/07/01
點閱數1109
環境友善
失智在家:打造友善居住環境,這些都要列入考慮

台灣有80%以上的失智患者居住在家,65歲以上長者更占大多數,失智者由於大腦病變導致認知功能退化。其中一種退化是「空間認知」,讓他們很難去分辨周遭的環境。適當的環境改造能協助失智長輩生活更獨立,減輕照顧者負擔。 環境改造時,要注意4大重點:無障礙、有刺激、好辨識、好安全,讓失智長輩在家也能安全放心。

日期2023/11/01
點閱數1926
活力無憂
熟齡健康5大健康關鍵,遠離失智、預防臥床

現代人的習慣和以往不同,無論是高鹽高油的飲食,還是缺乏運動習慣。許多人都曾見過親朋好友,在年長時慢性病纏身,甚至臥床不起等。這些經驗讓我們不再只關心「活到幾歲」,而是逐漸開始重視擁有健康的老後,也就是有為了更長的「健康餘命」作出努力。

日期2023/03/08
點閱數1852
【名家專欄】當身體在說話:牙口不好、重聽與語速減緩透露的失智警訊!

牙口不好、聽力變差、講話變慢,晚上總是睡不好,這些生活中的小變化,很有可能是大腦健康亮起了黃燈。老年醫學專家醫師陳乃菁解析「失智症五大危險因子」,帶你認識這些時常被忽略的身體訊號,及早預防避免失智風險的增加。

日期2025/07/01
點閱數1711
不是老化那麼簡單!語速減緩、聽力退化恐是失智警訊

認知功能的障礙與日常生活功能的退化,除了可能是老化的現象外,更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一起認識這些「不明顯但受到需要重視」的變化,才有機會早一步察覺,為自己與家人做好準備。

日期2025/07/01
點閱數409
【名家專欄】長不高,是體質還是異常?掌握生長關鍵,幫助孩子健康轉大人!

兒童遺傳及新陳代謝科許鈺敏醫師從臨床經驗,整理出影響生長發育的因素、重要觀察指標、以及轉大人的飲食和運動建議,幫助家長掌握時機、孩子健康成長。

日期2025/04/21
點閱數1027
身體不會說謊!養成七個習慣,每天活得更健康!

慢性病的可怕之處在於「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選擇營養均衡的食物,讓身體獲得所需的養分;每天動一動,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養成良好睡眠與作息,讓心情保持愉快;定期健康檢查以掌握身體狀況,才能真正遠離慢性病,擁有更健康、活力的人生。

日期2025/03/26
點閱數2677
帶狀疱疹認識與預防方法:守護健康從了解開始

帶狀疱疹是潛伏在體內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ZV)再度活化所致,每3人中就有1人在一生中可能罹患此病。帶狀疱疹不僅帶來劇烈疼痛,20%以上患者可能併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PHN),疼痛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對生活品質及工作都會造成巨大影響​。

日期2025/02/25
點閱數1200
甩掉冬天累贅感,春季「這樣做」,身體輕鬆又有活力!

春天氣溫回暖,新陳代謝加快,是提升體能、改善健康的最佳時機,但要如何讓健康計劃不再只是「三分鐘熱度」?關鍵在找到適合的運動方式,並搭配調整飲食與作息,一起打造健康新生活!

日期2025/02/21
點閱數5377
過年都吃大餐罪惡感很重?年後減肥把握5原則!

過年大吃大喝後,很多人會出現「節後症候群」,身心難以調適,甚至感到疲憊、焦慮。想要快速調整身體狀態,飲食清淡、補充水分、蔬果和五穀雜糧不可少!此外,適當運動與改善飲食習慣也是關鍵。立即學習如何調整過年後的飲食與生活,讓身心重回最佳狀態!。

日期2025/02/18
點閱數579
降低與預防肺炎風險「吃對食物」有助提高免疫力

想要避免肺炎上身,除了盡可能避免出入人多場合、外出時做好防護工作以外,透過簡單改善運動、飲食等生活習慣來積極提高免疫力,也是對抗病毒的一大重要方法。趕緊來看看有哪些簡單的方法,幫助我們預防各種疾病!

日期2025/02/11
點閱數828
運動後飲食秘訣大公開!低碳飲食怎麼在運動前後補充?

根據民國107年運動現況調查報告顯示,大家運動的目的主要是維持健康或者是增肌減脂,但許多人都不知道在運動前後該怎麼補充營養,也擔心運動前後補充的碳水會不會影響整體碳水化合物超量問題,讓營養師和大家分享執行低碳飲食的狀況下,運動前吃什麼?運動後補充些什麼,幫助大家達到增肌減脂的效果!

日期2025/02/06
點閱數1187
1 2 3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