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分類
「癌中之王」胰臟癌,如何預防報你知

胰臟癌在台灣盛行率約10萬分之9,雖然和腸癌相比盛行率不算非常高,但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2016年約有2,202名胰臟癌患者,同年死亡人數卻高達1,996人,死亡率高達約9成,是死亡風險非常高的癌症類型。

日期2022/06/21
點閱數2629
哪種類型肥胖更危險?中風、心肌梗塞風險更高

過去的調查就發現,台灣成年男女的過重、肥胖比率超過40%,讓體重控制成為幾乎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而肥胖其實依照脂肪堆積的的部位不同,危險程度也不盡相同,例如從外觀上就能觀察出腹部凸出的「蘋果型」肥胖,以及下半身肥胖的「西洋梨型肥胖」,健康風險就不一樣。

日期2022/06/21
點閱數2146
洋蔥美味又健康,超強十大效果幫助改善三高

日本家喻戶曉的醫學博士石原結實,近期出了一本書專門介紹天然蔬菜的健康效果,其中特別針對洋蔥的健康功效多加著墨,佔據了不小的篇幅,也讓洋蔥的健康功效更加受到關注。

日期2022/06/21
點閱數2844
比走路更好!英國研究發現騎腳踏車通勤對你最好!

即使全球疫苗接種進度持續推進,但新冠病毒疫情仍不知何時能夠止息,這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身的生活習慣,例如通勤時就會希望盡可能避免搭乘公車、電車等大眾運輸工具,盡可能減少群聚風險。也因此,有不少人開始採取自行開車,甚至是步行或騎腳踏車的方式來通勤。

日期2022/06/21
點閱數1810
AI分析診斷功能日愈強大,未來將成為醫師最大幫手

台灣健保支出屢破新高,國發會於今年6月召開的會議中指出,明年的健保醫療給付總額預計約落在7935~8180億元,無疑是納稅人沉重的負擔,若是能減少不必要的支出,也就更能讓最需要健保資源的人不受排擠,節流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日期2022/06/21
點閱數2783
史丹佛大學教授推薦四大好眠辦法,從此不怕夜晚來臨

近年研究發現,一天若沒睡滿7~8小時,可能會有較高的罹癌、死亡風險,可以說如何睡得好,是每個現代人都必須重視的課題。但實際上仍有不少人受失眠所困,除了不易入睡以外,淺眠、過早醒來等問題都相當常見,不良的睡眠品質除了可能提高罹病及死亡風險外,也可能因為通勤時的精神不濟,造成更直接的意外傷害,不可不慎。

日期2022/06/16
點閱數2660
你是那「十分之一」嗎?這些食物,助你控糖達標

甫逝世的前總統李登輝生前被醫師讚為「最聽話的病人」,與糖尿病相處逾30年的他,曾不藏私地公開穩定控糖的方法:天天量血糖、遵從醫囑用藥、規律運動及控制飲食。

日期2022/06/16
點閱數3279
白飯不夠營養?抓這兩味營養翻倍!

你吃過納豆嗎?日本去年新冠肺炎盛行時,盛產納豆的茨城縣因為確診人數極少,因而在日本有網路謠言指出吃納豆有益於防疫,讓納豆一度賣到缺貨。而這樣的謠言雖未必可靠,但也能從側面看出,許多人都將納豆視為一種健康好食材。

日期2022/06/16
點閱數2520
「梅子優格番茄汁」防中暑效果佳!

台灣今年夏天炎熱異常,7月底時台北觀測站甚至出現設站以來最高溫攝氏39.7度,且隨著全球暖化的持續,國家災防中心氣候變遷組長陳永明甚至在受訪時指出,根據預測,台北市在數十年後的未來,可能每年有100天的氣溫超過36度!

日期2022/06/16
點閱數3252
補夠「它」!趕走疲勞又不嘴饞

起床、下午2-4點這兩個時段大概是絕大多數人曾經頭腦昏沉的時刻,不一定是睡不飽,有時是身體缺水的徵兆!身體無意識流失水分,加上夏天到,待在冷氣房也會流失水分,這時多補充水分,緩解疲勞的效果絕對超出想像!

日期2022/06/16
點閱數1843
降低新冠肺炎重症風險,高血壓患者要注意的是?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資料,截至6月25日全台已累計14465例確診病例、610例死亡。而就數據來看,死亡案例多數具有慢性病史,高血壓患者比例更是驚人,可見高血壓與新冠肺炎重症化密切相關。然而,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從2016~201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來看,「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高達25.82%,推估約有508萬人罹患高血壓,且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 由此可見,高血壓患者的照護,將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時期,守護國人健康的關鍵之一。

日期2022/06/16
點閱數2745
維生素D有可能降低新冠肺炎重症風險,關鍵在「調節免疫」

國內目前朝著解封繼續邁進,我們仍沒有掉以輕心的本錢。各種抗疫方法因應而生,其中,透過維持營養來提高免疫力,受到許多人重視,相信也有人曾聽說過維生素D可能有助於降低新冠病毒重症化風險,這是為什麼呢?

日期2022/06/16
點閱數1145
1 ...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