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分類
預防糖尿病併發症就從日走一千步開始!

糖尿病最可怕的莫過後續可能產生的眼部疾病、腎臟病、神經病變等諸多併發症,若不能獲得良好的控制,最終可能得面臨洗腎、截肢、失明的命運,為了避免不幸的未來,及早預防才是上策。 而針對糖尿病的預防,美國加州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運動防糖尿病不一定要讓自己累到不行,每天只要走數千步就可能降低罹病機率,比起過去研究推薦的10,000步輕鬆不少,對高齡者來說可謂一大福音。

日期2022/06/22
點閱數1975
蒟蒻低卡高纖又有飽足感,幫助減重還能穩血糖!

軟Q的蒟蒻在台灣也是常見的國民美食,雖然本身並無太多味道,但紮實又Q彈的口感,卻讓蒟蒻成為火鍋、滷味、麻辣燙甚至涼拌小菜中的常客,受到廣大饕客們的歡迎。

日期2022/06/22
點閱數3159
「海帶芽」穩血糖能防糖尿病,富含碘、鈣、鎂、磷,又能預防便秘!

無論是日式料理,還是台灣的菜餚、湯品之中,都能看到海帶芽這種深綠色、外型並不是十分亮眼的小菜。然而當我們在初嘗之後,藻類獨有的鮮美以及獨特的口感,往往能讓我們對他刮目相看。

日期2022/06/22
點閱數11211
新冠病毒疫情肌膚成「間接受害者」,男比女要更注意!

新冠肺炎除了直接影響健康以外,還有間接性的健康影響,例如在家繭居導致的新陳代謝降低,或脫、戴口罩時產生的摩擦,都可能加速肌膚斑點的形成。

日期2022/06/21
點閱數2526
吃便利商店御飯糰會愛睏?是真的還是謠言?

日本盛傳吃便利商店販售的御飯糰會感到非常愛睏,甚至引發交通事故,讓網友人人自危、不敢再吃,究竟御飯糰吃了會昏昏欲睡,是謠言還是真有其事?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日期2022/06/21
點閱數2240
骨質疏鬆測一測,自己是否為高風險族群?

骨質疏鬆症在臨床上沒有明顯的症狀,堪稱是沉默的殺手,許多高齡者往往要到了嚴重的骨折問題出現,住院檢查後才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問題,但傷害已經造成,不少高齡者因此臥床不起、無法活動,不但需要他人照護,更可能因為無法活動而讓身體陷入健康的惡性循環之中。

日期2022/06/21
點閱數2549
輝瑞的帕斯洛韋「Paxlovid」成為全美首款居家抗疫口服藥

輝瑞的新冠口服藥帕斯洛韋「Paxlovid」趕在今年聖誕節前夕,先後獲歐盟藥品管理局(EMA)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發緊急使用授權(EUA)。 美國FDA之所以趕在聖誕節前夕核發帕斯洛韋緊急使用授權,也是因為預估聖誕節可能會再有一波疫情大流行發生。

日期2022/06/21
點閱數1288
壺腹癌與胰臟癌相同嗎?一起來分辨壺腹癌、胰臟癌和膽管癌的差異

近日前駐泰代表不幸因壺腹癌病逝於台大醫院,讓「壺腹癌」這個較少聽聞的名字初次進入眾人耳目。事實上,壺腹癌的確相當少見,但其危險性其實並不輸給「癌中之王」胰臟癌多少,是必須多加留意的癌症類型。

日期2022/06/21
點閱數6084
「零接觸診療」成疫情新常態,視訊診療廣受歡迎

近來台灣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升溫,除了讓人不敢對於疫情片刻掉以輕心,更讓許多民眾深刻體會到,防疫確實是場持久戰役。而在與新型冠狀病毒的拉鋸戰中,人們也發展出許多生活「新常態」,幫助我們在居家防疫時維持日常生活運作,其中「遠距醫療」便是一例。藉由遠距科技輔助,人們可以透過視訊診療,獲得即時且安全的醫療諮詢,不只是慢性病患的一大福音,也是保存醫療量能最有效率的方式之一。

日期2022/06/21
點閱數2403
【疫苗大哉問】疫苗是如何產生作用的?

近期台灣採購新冠病毒疫苗,因為諸多因素而到貨量不足,難以讓每一位國民都接種,但在有關機關及民間企業的共同努力之下,台灣的疫苗荒獲得了暫時的緩解,朝著群體免疫的大方向前進了一步。

日期2022/06/21
點閱數1685
四大穩血壓天然食材好吃又健康

許多人誤以為血壓問題在冬天最容易發生,其實秋天也很容易血壓不穩:較大的日夜溫差,以及比起冬天更容易疏於保暖等原因,都是秋天血壓變動的重要原因。 而劇烈變化的血壓會讓血管容易損傷,進而可能提高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每個人都一定要積極預防的健康問題。

日期2022/06/21
點閱數3401
52歲醫師罹糖尿病體重暴增,限醣飲食法半年瘦下10kg

減肥可以說是一輩子的課題,即使年輕時身材苗條,也可能隨著年紀增長、肌肉的流失,基礎代謝不斷下降,使我們即使生活、飲食習慣未有太大改變,體型卻仍可能逐漸豐腴。

日期2022/06/21
點閱數2254
1 ...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