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失智症與照護失智症患者5大要點

日期2024/05/14
點閱數698

作者:醫聯網編輯部

審稿:曾崧華醫師

了解失智症產生原因與如何照護失智症患者

失智並非人類衰老的自然現象,而是一種認知功能退化的疾病,其症狀包括產生妄想、幻覺、收集癖、睡眠障礙、個性改變、重複無意義動作、喪失方向感及判斷思考的能力等等。隨著我國人口快速高齡化,失智症和照護失智者已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課題。

根據內政部於108年12月底統計人口資料,估計65歲以上的老人每12人有1位失智者,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有1位失智者,近來失智症更有年輕化的趨勢,預防失智已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究竟失智與老化有何不同?在此提供一個簡單快速的檢驗方法:遇到事情想不起,但事後能夠回憶起來,就是老化;對於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全都不記得,就是失智。

失智症可分為退化性失智症與血管性失智症:

一、退化性失智症

(1)阿茲海默症

患者會產生多種認知問題,記憶力衰減,遺忘原本熟悉的事物,難以專注。

(2)額顳葉型失智症

早期會出現性格改變,語言障礙,行為無法自制。

(3)路易氏體失智症

認知功能退化,會產生幻覺,易跌倒。

二、血管性失智症

依據受損的腦部位置不同,出現各種不同的退化症狀,也會影響腦部化學物質的傳遞,導致患者反覆哭笑。

失智症雖然無法治癒,但可以延緩進程,配合醫師開給的藥物,及家人的耐心陪伴,能有效提昇失智症患者的生活品質。

照護失智症的要點

照護失智者在於維持患者現有的能力,並注意以下的照護重點,讓長者即使罹病也一樣可以安享晚年:

一、回憶往事:

失智症患者受損的多半是短期記憶,而非長期記憶,陪伴長者溫習過去的老照片,以喚醒過去的溫馨往事,不但有助於腦部的活動,也可以降低對現狀的挫折感。

二、促進認知:

藉由需要專注、思考類的遊戲,來維持長者的認知能力,拼圖、下棋、玩撲克牌都是不錯的活動,可幫助長輩動腦,同時維持簡單寧靜的環境,避免分心。

三、耐心溝通:

一次只說一件事,說話時要面對長者,輔以親切的眼神交流或肢體動作,認真聆聽,切勿急躁,要充分給予長者回應的時間。

四、現實感知:

失智者常會出現與現實脫節的疏離感,除了平時的聊天對談,多帶長輩出門訪友或進行社交,建立愉快的人際關係,營造熟悉的環境,有助於長者能像過去一樣生活。

五、日常細節:

將藥物分裝在標示清楚的小盒中,以便長者取用,不致濫服;減少多鈕扣的衣服,改以拉鍊或魔鬼沾代替;若長者不會依照天氣冷暖增添衣物,可預先幫忙準備好,以便長者替換;把使用過的餐具留著,以提醒長輩已用過餐,避免貪食行為。在長者做對時,給予鼓勵。

失智症不代表沒有繼續人生的可能,不要聚焦在長輩已失去的功能,而是要看到他還擁有的能力,設法排除他面對的障礙,協助其規劃生活,而非限制他參與的活動。

照護失智者是一條漫長的路,照護者也要注意適當放鬆壓力,可以與其他家人分攤照護時間,或者使用社會局的「喘息服務」,維護自己的身心健康,不致成為第二個病人。

預防失智九大招

在失智症大多為不可逆的情況下,如何預防失智,就成為每個人該面對的課題,有九大守則可參考:

一、多運動:

每週從事「333」的運動,即每週運動三次、每次運動三十分鐘、心跳達到130下,可降低失智症的機率達六成。

二、多動腦:

從事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可以刺激大腦活躍,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高達五成。例如接觸新事物、學習新知、培養興趣等。

三、均衡飲食:

依據衛服部公佈的資料,每人每日建議食用全穀根莖類2~3.5碗、蔬菜類3-4份、豆魚肉蛋類4-6份、低脂乳品類1.5杯、水果類2-3.5份、油脂3-5茶匙及堅果種子類1份;並限制酒精攝取量。

四、參加社交活動:

加入公益社團、社區活動、當義工等,參與人際互動可降低失智症風險達四成。

五、維持體重:

維持適當體重可以減少阿茲海默症的發生,長者的理想BMI數值應維持在18.5至24之間。中年時期肥胖者(BMI≧30),其阿茲海默症發生的風險上升3倍,過重者 (BMI介於 25到30之間)升高2倍,老年過瘦(BMI<18)失智風險亦提高。

六、預防三高:

高血壓恐造成老年時大腦的萎縮和及損傷;糖尿病會影響記憶和認知;高膽固醇可能誘發腦中風或引發血管型失智症。

七、保護頭部:

頭部曾受到重創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是正常人的四倍以上。

八、不抽煙:

吸煙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增加約二倍,即使不抽煙,暴露在二手煙的環境中,也會增加失智風險。

九:遠離憂鬱:

曾患憂鬱症者得阿茲海默症的機率約為正常者的二倍,有憂鬱症宜盡早接受治療。


※本內容由《醫聯網》授權使用,非經同意不得轉載。


為您推薦相關文章

為您推薦相關服務

尋保障
相關保險商品推薦
問客服
洽詢電話客服中心 0800-020-060